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IT时代网 > 滚动 > > 内容页

“准”教师如何从“融”前行 消息

时间:2023-06-28 09:33:24      来源:光明网
分享: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一”培养师范生融合教育职业能力——

“准”教师如何从“融”前行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各种教育方式都不能少。融合教育作为推进新时代特殊教育的崭新方式,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由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国办转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单列一部分,充分凸显了国家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高质量发展融合教育,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面对当前普通学校教师普遍缺乏融合教育理念和技术、师范类专业较少将融合教育能力培养纳入培养目标等融合教育师资相对匮乏的现状,如何在师范类专业中对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的融合教育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笔者所在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为契机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五个一”的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的有效实践模式。


(资料图)

研制一个标准,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联合全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集团中的19个成员单位,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能力标准》为指导,以实现“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基本具备指导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以“一践行三学会”为框架,在全国率先研制了《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职业能力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了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职业能力对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融合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建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融合教育转衔安置”等4个工作领域、15个工作任务及63条职业能力要求,并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标准,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要求。通过贯彻落实《标准》,以期培养对象具备高品质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在普通小学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支持,帮助其融入在校活动与教育,促进共同成长。

制定一个方案,绘好“施工图”

为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不仅达到《小学教育专业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标准》水平,学校抓住国家建设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契机,以贯彻落实《标准》为指引,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绘好“施工图”。学校创建了“普特融合、育训一体”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模块,开设了“融合教育导论”“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特殊儿童评估与鉴别”“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术”“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职业能力训练”6门课程。其中,“融合教育导论”课程让师范生“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特殊儿童评估与鉴别”等课程让师范生掌握特殊儿童心理与学习规律,学会对其评估与鉴别;“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术”“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职业能力训练”等课程让师范生“基本具备指导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些课程按照“理论先行、突出实践”的原则,先后开设在5个学期。融合教育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共有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0%;共有192个学时,占总学时的6.9%。这还不包括融合教育见习、实习的课时及学分。通过充足的课时与学分,保证了融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开发一套课程,抢占“主阵地”

为了提高融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融合教育课程模块的“融合教育导论”等6门课程,列入了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方案中,生成了年度建设任务。依据我国融合教育最新理论及实践探索,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编写出版了一套内容前沿、体例新颖、资源丰富的立体化教材。在此基础上,还精心制作了微课等数字资源,建设了试题库,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目前,已有“融合教育导论”等3门课程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上运行,另有3门课程即将上线。

同时,担任融合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利用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在线开放课程及智慧职教云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教师在云课堂发布即将学习的微课内容及自测题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线上观看微课、检测自学效果。课中,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出疑问,教师指点迷津、指导学生梳理总结。课后,教师发布拓展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并做好记录。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融合教育课程抢占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确保了预期培养目标的实现。

建设一批基地,突出实践能力

为加强师范生融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与襄阳市教育局和多所小学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了35个融合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了12名小学校长作为实践基地“督学”;建立了“隆中名师驻襄职工作站”,遴选了25名襄派教育家、隆中名师入驻,并请他们兼带融合教育实践类课程,指导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襄阳市小学教育联盟”,定期开展年会,探索“校—地—校”深度合作新路径,交流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经验,全面提高区域内小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融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开展“1+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教上门”活动,开展七彩假期活动,全面锻炼师范生的融合教育实践能力。

对接一个“证赛”,抓好质量评价

为评价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融合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学校重点对接一个“证”、一项“赛”,全面抓好质量评价。

一个“证”即《小学融合教育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学生在修完融合教育模块课程后,在取得毕业证、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前提下,有资格申请该证书。按《标准》的具体要求,经过融合教育职业能力实操考核,达到相应水平者,授予相应等级的《小学融合教育职业能力等级》证书。2022年,学校小学教育专业首批471人获得证书,占毕业生总数的96.5%;2023年,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有818人获得证书,占毕业生总数的96.4%。

一项“赛”即由全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特殊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师范生融合教育技能竞赛”。2022年,在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全员参加、层层选拔的基础上,王春燕等6名选手参加了“个别化教育”项目的竞赛,通过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说课、模拟授课比赛多环节的比拼,最终取得了6项奖励,彰显了融合教育能力培养的成果。

(作者:陈学敏,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