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IT时代网 > 滚动 > > 内容页

天天即时看!第一批“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沦为职场最惨软柿子

时间:2023-04-19 08:30:48      来源:粥左罗
分享:

这是粥左罗的第3352期分享

作者l林麻将 编辑| 奇妙麻麻


【资料图】

来源 l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点击预约直播如显示已结束,点开预约下一场

“再也不招低学历小野孩了,野孩子太容易随着企业的发展膨胀。”

“还得招高学历的孩子,心态好。”

继被曝拖欠前运营90万工资、助理飞飞已离职后,张兰在直播间里如此总结。

也不知道兰姐的好学生们,听到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悲是喜——

觉得是对自己的剥削还是肯定?

前两天,好学生代表小李转发了这条热搜给我,并忿忿地附言:

“姐这逻辑,就是典型的专捏软柿子。”

“招学习好的——因为他们被PUA过可以随便拿捏,不像小野孩,反手就挨一个劳动仲裁。”

助理飞飞说明离职原因。此前直播运营孟贺也向张兰讨要90万工资。

小李是我新认识不久的朋友,在一个隐秘的豆瓣小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这里在三个月内聚集了5万多个年轻人,他们分享自己被“好学生”三个字约束的故事:

为了成为老板上级眼里优秀的员工、父母老师口中的乖小孩;他们加速内卷、习惯性讨好,最终成为了自我PUA大师。

据说是今年最快蹿红的小组,1月16日创建至今,组员就从0飙涨到了51357。

就像脑门上拴了根胡萝卜,如果说曾经,他们还费尽心思、为了完成上级的期待而努力改变自己——

那么现如今,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只是磨盘上的驴,于是决心掀翻桌子:

“这一次,再也不想再当好学生。”

01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被职场狠狠拿捏了

一个“好学生”回过神来,自己本质是“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往往已经是迈入职场后的第三年、甚至更多年以后。

在此之前,他们还以为自己就是一切问题本身。

如果要总结这一心态的共性,我愿称之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三大美德”。

第一美德,勤勉努力。

翻译:卷,不停卷,卷出水平、卷出风采、卷出成绩!

为了获得认可,他们会高度服从领导指派的一切任务,say no就会露怯,主打一个指哪打哪。

即便不吃晚饭、加班、熬通宵,也要赶在deadline之前把任务搞定。

在投入一份新工作时,尤其是试用期,彻底在朋友圈消失是一个好学生的日常,借此替代被淘汰的恐慌。

这是他们第二大美德,习惯性讨好取悦。

职场的玩弄,是好学生摔惨痛一跤的主阵地。

很多好学生在拿到一份offer后,往往不会归功于是自己能力强,而认为是自己面试时伪装得太好:

或迎合老板,假装性格开朗,I人强行装E。

或在几轮与不同的面试官,如HR、直属领导和老板单聊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表现出了精彩的演技。

“投其所好”就像是他们天赋技能。难的是入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好学生都会活于一种名为“冒充者综合征”的恐惧:

怀疑当初面试官怕不是看走了眼,才挑中我。

于是,第三大美德冉冉升起:极其遵守规则。

几乎从不迟到,有“请假羞耻”,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一颗牙齿都快蛀光了,一直不去补,愣是空了好几个月。

宁愿浪费几百块的演出票钱,也不敢请假、更别说翘班。

一位00后组员发贴称,一次看到新同事在群里@领导直说“对不起睡过头、要晚到半小时”,她整个人都惊了:

“居然还可以这样?”

按《资本论》里的定义,“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好学生就是填鸭式教育为职场打造的“天选之子”。

然而,领导爱招好学生,不等同于好学生就更容易得到提拔与赏识。

好学生信任规则,然而不同于学校里评价标准的单一,答对多少题、就能拿多少分。

总有一个瞬间,好学生会发现自己原来的一招鲜,在职场陷入失灵。

导火索可能是一次荣誉评比,可能就是一次夸奖赞誉。

失望、失落、甚至嫉妒——且觉得自己不该嫉妒。

内耗接踵而来。

这种情况,如果对象是张兰口中所谓的“小野孩”,可能就胖罐子破摔了。

你拿我做牛马,换取你的精彩人生,“认可”又不能顶饭吃,干脆摆烂或辞职。

但好学生不一样。

甚至,你都不用什么洗脑谈心,他们自己就会开始自我怀疑。

常见思考路径:“怎么不批评别人,就批评你?”“一定是我哪里出了问题”“我真是太没用了。”

这是他们的第四大美德,擅长自省——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更关键的,好学生往往已经经过了应试教育的服从性测试,也就能更顺滑地通过职场的服从性测试。

那些在东亚社会的填鸭式教育中幸存下来的好学生,在漫长的填鸭式教育中,按着社会时钟一步一个脚印做题,没摆烂、没偏离。

考上大学后,依然能够自觉地按照学校要求,出现在校园、上完课、修完了全部学分,拿到了毕业证明。

这样的人,上班后才有更小的概率迟到、早退,更大的概率完成公司规定的新一轮KPI。

好学生就像工厂合格质检产品,学历是盖在上面的印戳,乖和卷已经深深刻入他们的基因,成为他们卷入下一个角斗场的入场券。

而老练的老板们会专门嗅别出哪些人具有这样软弱、好拿捏的特征,方便成为他们的猎物,像猫抓耗子一样来回吊着。

给个巴掌赏颗枣,不一而足,并美其名曰“职场管理”。

如果说职场卷的收益不仅在变低,并鸡贼地用一套令人不快的词语指向每个个体的自尊心:

“你爬不上去,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那么习惯了不断寻求外界认可的好学生,就是这套生存法则里被PUA最狠的群体。

其好用之程度,连马克思碰见了,都很难不动心。

就像一只生产队的驴,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明明已经超负荷,但在肌肉记忆下依然无法控制地往前走。

02

打小注射的外在动机

刻在DNA里

优秀的人往往很早就开始优秀了。

绝大多数的好学生,也很早就开始是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了。

或许是算法的同类推荐,这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也被推送了一波控诉好学生心态受害的经历。

UP主@浙理的小忆同学,平时发的视频只有几千播放,最近发了期《差点被好学生心态“毁”掉》的视频,播放量瞬间冲到了114万,点赞量高达8.1万。

评论区里挤满了天南海北的好学生,最戳中他们的是那句:

“驱动我的,并非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而是对负面评价的恐惧。”

视频里,他回忆起自己过得最痛苦的小学,熬夜写、凌晨爬起来写、没吃晚饭写、在教室里抄了整整16页字。

导致小臂上至今有一大片洗不掉的黑色素沉淀。

为的只是因为小学老师要求他们读书时做无效批注,“这句话写得真好”一类的废话写了一遍又一遍。

答题时看到空行就想尽可能多写一点、写满一点、字好看一点好让老师开心。

“回想起来,我小学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毫无意义,其中最大意义是为了驯服。”

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在《内在动机》里,把这称为“外在动机”。

通过30多年128项实验研究,德西得出结论——人的动机分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那些受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们做事是出于自己内在的感受,首要考虑的是“我想要”,感受到的是动力;

而受外在动机驱动的人,则会成为外部因素的奴隶,他们做事是受义务、恐惧、奖赏、惩罚、最后期限、他人认可等外部力量激发,考虑的是“我应该”,感受到的是压力。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或许可以划分出四大特质。

但归根结底,都是靠外部的刺激所驱动,是一种功利性的目标,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

这一现象何其普遍呢,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前几年做过一个调查: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一个烫知识,北大已经是中国最顶尖的院校,这些学生也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佼佼者,然而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职场里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往往是小时候的延续。

一个上班后有请假羞耻的打工人,可能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拖着不适的身体,即便到了大学、明知下一节是水课也不敢翘掉,怕被点名。

而一个麻木地做着明知毫无意义的日报、周报、PPT的打工人,很可能也曾是上小学时为了讨好老师、熬大夜做笔记的好学生。

职场上总在设置的外在机制,都是试图用奖惩的方式来鞭笞你,KPI、OKR、周星月星等绩优主义。

而好学生偏又重视上位者的反馈、恐惧又渴望权威、完成任务是为了得到领导的夸赞认可。

所以当他们发现手里的工作,可能就像《爱情而已》里的梁友安,熬了几个大夜做的成果,一转头就被上级一句话轻飘飘丢入了碎纸机,可以当场陷入虚无主义。

一位小组里的momo就表示,自己甚至一周只洗一次澡、不恋爱、不社交。

然后却发现“人生就像走钢丝,越走越细。”

即便是暂时的胜出者,受外部之火驱动,却也迟早有跟头要摔、闷棍要挨。

高考状元也不例外。

因为长期靠外部的刺激所驱动,在功利性的目标下,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

成功考上第一后,突然失去了外在力量的管教和束缚,精神身体一下子全部垮了,互联网上的种种真实案例,不算少见。

很多同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人,发展出了更隐秘的表现,看似高效自洽,其实依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感受到的是痛苦,但出于外部机制以及自身能力,可以过上看似不受害的人生。

然而核心依然是,她们深吸一口气,“来,反正都是脏话,晚干不如早干。”

“好学生”们曾经抵达过被认可的高位,于是对失败充满了黑色想象,更不敢想一旦人生滑坡后会怎样。

仿佛生活在走钢丝,底下是深不可测的谷底,掉下去就会听到“咚”的回音、血肉模糊。

但堕落过一次、发过一次疯,也许就会发现很爽。

03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这个词,其实不新鲜。

类似的概念还有入关学、小镇做题家、讨好型人格、985废物,而“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我愿称之为这一系列的集大成者,集各种问题于一体、人群高度重合。

在外人看来,这是好学生热衷于造新词的表现。

之所以这样,在我看来,是人数已经庞大到了一个群体。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也不全都是学霸。

更底层的共性,他们其实都是“乖孩子”——从被夸“乖”开始,为了这一声,他们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交到了别人手里。

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工作学习上,做其他任何事都觉得是浪费、心有余愧,又因为学不好而焦虑,恶性循环。

最终回想起来,发现自己既没好好学习,也没好好玩,早恋也没谈过一次。惶惶不可终日,青春就这样过去。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刷下来,不少人都曾或正在做心理咨询。

回忆自己厌恶融入社会,已经到了为了不上学摔断腿、洗冷水澡把自己冻感冒,以逃避学校和这一整套外界评判机制的程度。

在小组里,还在受这一心态困扰的好学生们,把自己称为“受害者”,而已经摆脱了它则自称是“自由人”。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宗旨是:去他的三好学生,我给自己颁奖状。

而“自由人”,就是已经丢掉胡萝卜,离开了石磨的人。

他们当中,有的人很幸运,改变的契机,往往是因为遇到了好的朋友或伴侣。

那是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最羡慕的人:松弛。

有组员高中遇到一位“坏学生”朋友,领着她翘课、坐电动车后座环游学校。拿着相机拍各种不知名的小花。

保安看过来后两个人拉着手边跑边回头,也许那一刻她才真正觉得: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也有“自由人”分享,自己在22岁才迎来第一次叛逆青春期。

大三那年,在因为课业压力终于在某一天突然号啕大哭后,在人生第一次去看了心理门诊后,不再寻求父母理解和支持。

“开始了心理上的断奶。”

叛逆期就像一次长久挤压的好学生心态的反弹,开始大手大脚花钱、疯狂买喜欢的文具,逃课,去音乐节,瞒着爸妈恋爱。

在大三活得像个高中生,“发现人生也没有完蛋,痛苦却开始心态上的无所谓”。

对于他们来说,改变是被动的,“有时,只是一次发现没有什么后果的快乐滑坡。”

初中时考90分觉得完蛋了,高中物理58依然快乐。

一大批“受害者”还在孤军奋战。

毕竟理论道理只是水面的表层,各人有各人实际的问题,才是下面的冰山。

渴望不被“好学生诅咒”禁锢,他们自我剖析、自救、做心理咨询。

然而,即便还没摆脱,看见这么多人跟自己一样困于同一个牢笼,发现自己不是问题的源头后不再自我苛责。

这种看见,也许就是治愈的开始。

丹尼尔·平克说,“服从让我们能够撑过白天,但投入能让我们撑过晚上。”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少些单调的白天,多些有趣的夜晚。

推荐阅读:

1、

2、

3、

4、

文中配图皆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写作是个人能力的放大器可以让你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ChatGPT时代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赚钱?欢迎报名粥左罗7天写作特训营了解只需要9.9元试一试说不定就有惊喜实战课程+社群服务+打卡作业‍‍助教老师一对一点评粥老师的2次专属直播+答疑‍‍‍‍开营倒计时3天扫码立即了解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